领匠酒业集团
贵州领匠酒业(集团)有限公司
领众匠·用心酿
售后:0851-88587999
招商:400-009-1919
24小时服务热线
新闻详情

领匠酒文化课堂:酱香型白酒存放多少年能发黄

发表时间:2025-02-22 15:08作者:领匠酒业

    一、酱香型白酒的“黄变”现象

    在白酒的世界里,酱香型白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工艺备受关注。而细心的消费者可能会发现,一些存放了一定时间的酱香型白酒,其酒体颜色会逐渐从原本的无色透明转变为微黄。这种“黄变”现象不仅是视觉上的变化,更引发了人们对于背后原因的好奇,比如酱香型白酒究竟存放多少年才会发黄?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科学原理?


领匠酒文化课堂:酱香型白酒存放多少年能发黄


    二、影响发黄时间的关键因素

    (一)白酒品质的差异

    酱香型白酒的品质是影响其发黄时间的关键因素之一。高品质的酱香型白酒,采用优质的原料和传统的酿造工艺,如以颗粒饱满、淀粉含量高的红缨子高粱为原料,遵循“12987”传统大曲酱香酿造工艺,即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在酿造过程中,严格控制酿造环境和微生物菌群,使得酒中的各种微量成分更加丰富且协调。这类高品质白酒在适宜的储存条件下,通常3-5年就会开始呈现出明显的微黄色泽。这是因为优质的原料和精湛的工艺使得酒中的有机物质种类繁多,在储存过程中更易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从而促进酒体变黄。

    相反,低品质的酱香型白酒,可能在原料选择上不够严格,或酿造工艺存在缺陷,酒中的微量成分相对单一,杂质较多。这类白酒在储存过程中,酒体变黄的速度会较为缓慢,甚至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出现微黄现象,有的即使存放多年,发黄也不明显。而且,由于其品质不佳,在长时间储存后,可能还会出现酒体浑浊、异味等问题,影响饮用体验。

    (二)储存环境的作用

    储存环境对酱香型白酒的发黄时间有着显著影响。温度是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在15-25℃的温度区间内,白酒的化学反应较为适宜。如果储存温度过高,比如长期处于30℃以上,酒中的各种化学反应速度会加快,虽然可能会加速酒体变黄,但同时也可能导致酒中的香味物质挥发过快,使酒的口感和风味受到影响,酒体也可能因过度反应而变质。若温度过低,如低于5℃,化学反应速度减缓,酒体变黄的时间则会延长。

    湿度同样不可忽视,理想的储存湿度在60%-70%。湿度太高,可能会导致酒瓶标签受潮损坏,甚至使瓶盖生锈,影响白酒的密封性,进而使酒受到外界微生物的污染,改变酒体的性质。而湿度过低,酒瓶中的酒可能会通过瓶盖的微小缝隙挥发,酒体减少,也不利于白酒的正常陈化和变黄。

    光照也会对白酒产生影响,酱香型白酒应避免阳光直射。紫外线会加速酒中的化学反应,使酒体过早变黄,同时还可能破坏酒中的香味物质,产生一些不愉快的气味,影响酒的品质。所以,通常建议将酱香型白酒储存在阴暗、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三)个人口味的影响

    不同消费者对白酒口感和风味的偏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发黄时间的判断。一些消费者喜欢口感醇厚、香味浓郁的白酒,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储存时间较长、酒体颜色较黄的酱香型白酒,认为这样的酒在口感和风味上更加丰富。在他们看来,只有酒的颜色达到一定程度的微黄,才符合他们对优质酱香型白酒的认知。

    而另一些消费者可能更注重白酒的清爽口感,对于他们来说,即使白酒的发黄时间较短,只要口感符合他们的喜好,就认为是合适的。例如,一些年轻消费者可能不太习惯浓郁醇厚的口感,对于他们而言,储存2-3年、微微泛黄的酱香型白酒或许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并不追求白酒颜色过深,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颜色过深可能意味着口感过于厚重。

   三、酱香型白酒发黄的科学原理

    (一)原料中的奥秘

    酱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高粱,含有丰富的花黄素。在酿造过程中,当固态发酵温度较高,发酵时间较长时,花黄素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使得花黄素的结构被破坏,其中的一些物质会逐渐融入到酒液中。随着蒸馏后的原酒贮存时间延长,这些物质在酒中不断积累,从而对酒的颜色产生影响,使酱香型白酒呈现出微微黄色。例如,在茅台镇传统的酱香型白酒酿造中,选用当地优质的红缨子高粱,这种高粱的花黄素含量相对较高,在遵循传统工艺,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和贮存后,酒液更容易呈现出明显的微黄色泽。

    (二)独特的酿造工艺

    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独特,其中高温制曲、堆积、发酵、馏酒等环节对酒体发黄起到了关键作用。在高温制曲过程中,温度可高达60℃以上,麦曲中的丰富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氨基酸,氨基酸与糖发生美拉德反应。这一反应不仅生成了许多呈香呈味物质,赋予了酱香型白酒独特的风味,还产生了一些联酮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是使酒液发黄的重要物质之一。

    在高温堆积过程中,酒醅与空气中的微生物充分接触,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也会促进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进一步增加了联酮类化合物的生成量。高温发酵和高温馏酒环节,同样使得酒中的各种成分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使得更多的联酮类化合物产生并保留在酒液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使酒体颜色变黄。

    (三)储存中的化学反应

    酱香型白酒在储存过程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酯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方面,酒中的醇类物质会逐渐氧化为醛类,醛类又进一步氧化为酸。例如,乙醇氧化为乙醛,乙醛再氧化为乙酸。在这个过程中,酒中的一些物质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了一些带有颜色的物质,虽然单个物质的颜色变化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物质的含量逐渐增加,对酒体颜色产生了影响。

    酯化反应则是酒中的酸类与醇类在一定条件下缓慢反应生成酯类物质。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酯类物质含量上升,部分酯类物质本身带有一定的黄色,使得酒体颜色逐渐加深。同时,这些化学反应还使酒产生了更为浓郁的酒香,丰富了酒的口感和风味。

    四、常见误解与辨别方法

    (一)发黄≠老酒

    在酱香型白酒的品鉴与收藏中,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认为只要酒体发黄,就一定是老酒。实际上,虽然酱香型白酒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酒体颜色会逐渐变黄,但发黄的酒并不一定就是老酒。正如前文所述,白酒的发黄受多种因素影响,除了储存时间外,原料、酿造工艺等也会使新酒就呈现出微黄色。比如一些采用优质高粱为原料,严格遵循传统高温酿造工艺的新酒,由于原料中的花黄素和工艺中产生的联酮类化合物等,可能在刚出厂时就带有一定的微黄色泽,但它们显然不属于老酒范畴。

    (二)警惕人工造假

    随着消费者对发黄酱香型白酒的认可度逐渐提高,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不良商家利用添加剂制造“假黄”酒的现象。他们使用焦糖色、柠檬黄色素等添加剂,只需短短几分钟,就能将普通白酒的颜色改变,伪装成存放多年的老酒。这种造假行为不仅欺骗了消费者,还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长期饮用含有过量添加剂的白酒,可能会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负担,影响身体健康。

    (三)正确辨别方法

    要正确辨别优质酱香型白酒,可从多个方面入手。口感是重要的判断依据,优质酱香型白酒入口醇厚、绵柔,酱香突出,诸味协调,咽下后回味悠长,且不会有强烈的辛辣刺激感。而劣质或造假的白酒,口感往往单薄、粗糙,有明显的酒精味,甚至可能伴有异味。

    还可以通过与矿泉水混合的方法来辨别。取适量酱香型白酒倒入透明容器中,按1:1或1:2的比例加入矿泉水,轻轻搅拌均匀。正宗的酱香型白酒由于含有多种有机物质,在与水混合后,酒体成分发生改变,会出现混浊现象。这是因为其中的高级脂肪酸乙酯等物质在稀释后溶解度降低,从而析出形成混浊。而假冒伪劣的白酒,可能在掺水后口感变得稀薄,香气变淡甚至出现异味,且不会有明显的混浊现象。

    五、总结与建议

    酱香型白酒的发黄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现象,其发黄时间并非固定不变。品质优良的酱香型白酒,在适宜的储存环境下,通常3-5年开始发黄,而低品质的白酒发黄时间可能更长甚至不明显。原料中的花黄素、独特的酿造工艺以及储存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共同造就了酱香型白酒的微黄色泽。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市场上关于白酒发黄的误解和造假行为,发黄的酒不一定是老酒,人工造假的“假黄”酒更是损害消费者权益。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储存酱香型白酒时,应选择阴凉、通风、温度在15-25℃、湿度在60%-70%的环境,避免阳光直射。在选购酱香型白酒时,不要仅仅依据酒体是否发黄来判断其品质,要综合考虑口感、香气、品牌信誉等因素,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必要时可借助专业的品鉴知识和辨别方法,确保购买到优质的酱香型白酒,从而更好地享受酱香型白酒独特的风味和文化魅力。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4033512号-1   公安厅备案号
j技术支持:贵阳百度公司
招商热线:400-009-1919 联系邮箱:lingjiangjituan@qq.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
金融街6号楼10楼

领匠酒业京东旗舰店
联系我们
京东旗舰店
扫码关注
领匠微信公众号